杰青申请、答辩相关问题(小木虫论坛发帖汇总)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杰青答辩通知发了吗 信息学部 杰青申请、答辩相关问题(小木虫论坛发帖汇总)

杰青申请、答辩相关问题(小木虫论坛发帖汇总)

2024-07-14 16:4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征求意见:是否需要对杰青申请、答辩准备和答辩中的注意事项进行交流?

 

对于这类问题的受众有多少我心中无数,对于此三类问题退休前也没专门思考过。但是,曾读过不少杰青申请书,也有个别申请人在撰写过程中征求过自己的意见,有一点想法。学科在杰青答辩会前,总要向答辩人提出一些答辩准备的要求,每年都不一定相同,现在可能只能回忆其中一小部分。答辩会上确实有不少“精彩”场面,现在还记忆犹新,也许对能够参与答辩的杰青申请者有所帮助。

 

鉴于上述理由,故想听听大家的意见:到底应该讲不讲?如果讲究竟讲什么才有意义?

 

杰青申请中的几个注意点

不要过分求全,必须突出重点

这是多数杰青申请书的突出问题,由于求全,往往不能突出重点,评审人可以知道您确实做了不少工作,但什么是最有代表性的很难“挖掘”出来。要做好这一点,首先,自己对自己在哪一方面最突出应该心中有数,并且要与今后拟开展的研究有一定联系。

 

申请时,把自己过去开展的研究归纳成3-4方面就足够了,如果心里感到实在舍不得,可以把最后一项设为“其他”,其中可以多包括一些有显示度的内容。

 

准确表述研究成果

SCI的数量不是最重要的,引用次数可以适当展示,总引用数的意义不如单篇论文多次被引用更有价值,最重要的是国际同行对自己研究的评价。千万不要用自己的语言,最好用他人引用中的评述,或者您的论文发表时,刊物的评审人的原文表述。

 

理论成果是第一位的,但也可以把获奖、专利、经济效益点缀一下,达到“绿叶扶红花”的效果,但千万不要“喧宾夺主”。

 

根据杰青项目特点,拟开展不宜太具体

由于杰青与面上项目不同,主要是评审您过去已有的工作积累,因此,对于拟开展的研究工作不宜介绍得太具体,只要大方向没有问题,有一定新颖性和创新之处就可以了。太具体有时反而被人挑出毛病,此外,获得杰青资助后,您可以有完全自由探索的“权利”,把自己限制得太死了,以后检查中碰到“死心眼”的,比较啰嗦。

 

研究队伍组成要合理

合作者也要认真考虑,必须有一定实力,又不能太强。太强了会被认为是“拼盘”,太弱了又会被视为“研究队伍力量不够强”,只有当您的研究水平属于“超一流”时,您已经是博导一类的研究者,添加几个学生问题不大。

 

对答辩前准备的建议

基金委杰青答辩是一个跨学科的评审场合,完全了解您所在的领域的专家很有可能只有2-3位,因此,您的答辩不仅仅要让小同行觉得确实有水平,也要让多数非同行专家听明白。

 

掌握答辩时间 

答辩时间一般为15-20分钟,讨论5-10分钟,具体时间多少往往与主持人的把握有关,但您自己必须把握得很准确。卢柯院士在把握答辩时间做得特别出众,我听过的很多次答辩,他几乎都是在结束铃响时,正好讲完。当然,在答辩前是要做功课的,多次预讲,既能保证关键内容都讲了,又不会浪费时间,没等铃响就结束。如果有些内容很重要,又费时,这样的内容可以留在提问时讲,不占答辩时间,而占讨论提问时间,等于您多了答辩时间。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在制作幻灯片时就要事先考虑好。

 

幻灯片的准备须知 

我们学科要求答辩人准备幻灯片的数量大致一分钟1-1.5张,如果叙述内容多,片子安排少一点,如果只是展示曲线、图表、实物就可以多安排几张。每张幻灯片上的行数控制在6-8行,保证每位评审专家都能看清幻灯片上的内容。除了他人对您的成果用完整的评价外,最好尽可能用“关键词”,而不要大篇幅文字,密密麻麻的,如果答辩时像某些国人对着幻灯片照本宣读英文那样,效果极差。

 

“韩信点兵 ”不适合杰青答辩

杰青答辩会有严格的时间控制,没有足够的时间把您想讲的随意展开,因此,必须把最能反映您的研究成果的内容展示出来。多数答辩人总有点不舍得,真所谓“不舍哪有得”呢?

这里是讲讲“杰青憾事”中王华明的故事。尽管那次评审中作为组长的徐院士确实有点不太公正,但王华明老师在答辩准备中确实存在不足。他的研究成果绝对很突出,但他在准备幻灯片的环节上“犯下了”致命的错误——“韩信点兵,多多益善”,这是杰青答辩中最忌讳的。据柳百新院士回忆,答辩休息时问了王,你没讲完吧!你准备了多少幻灯片?50张。大家可以想一想,如果答辩20分钟,就意味着每分钟2.5张幻灯片,更换幻灯片的时间要占多少?如果只有15分钟,每分钟要更换3张多幻灯片,更影响您的答辩。其实,学科通知了每一位答辩人,但王华明没有理会,舍不得他那精彩的幻灯片,但实际效果是多一半幻灯片没用上。

其实,聪明的话可以把有些精彩内容的幻灯片留着,先不讲,只是在适当场合提一下。当评委问及时,因为已经不占您的答辩时间了,可以好好发挥,甚至起到加分的作用。当然,事先必须安排好,不要到需时找不到幻灯片了,那反而会丢分。

 

答辩时的注意点

以工材学部为例,1994-2000年9个学科一起答辩,专家组也是由9个学科专家组成,因此,不管对于哪位答辩人绝对都是“外行评内行”。针对这样的情况,我在面上项目结束语中提到的方针对杰青答辩也是适用的。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做到了就表示您的“水平”。

 

口才的重要性 

能进入答辩场合的杰青申请者应该说都具有获资助的水平,除非有学术腐败问题,对于差额评审的现状,发挥水平是至关重要的。口才好绝对占优势,在杰青憾事的博文中曾提到浙大教授的口才,如果大家要了解,可以看看“浙大教授讲党课”的视频,体会一下他的口才。

94-00年材工学部杰青答辩第一、二名多数在我的学科,而其中绝大多数人的口才都特别好,譬如:徐惠彬、魏炳波、卢柯、刘俊明、牛焱、黄卫东、杨锐。

其中牛焱平时讲话似乎有点口吃,但一谈学术领域的事,她就像阿庆嫂一样,说起话来点水不漏,取得很好的效果。

特别还要提提杨锐,在同行评议中他排在学科参加答辩的最后一位,为了给他鼓气,对他说能不能得到资助,就取决于你的答辩好坏。我事前从未听过他的报告,但他在答辩会上的表现获得一致支持,结果排名第一。

答辩会上水平再高的答辩者也会产生紧张情绪,但千万不能影响正常讲演,尤其是从年龄上讲是最后一次机会,必须稳住。清华有一位教授,平时讲演相当有水平,也属于学生喜欢的讲课老师,但是,那天他语速极快,似乎想尽快完成答辩一样,幸好没有出现纰漏,顺利通过。

 

林教授的聪明

95年的杰青答辩会上有一位林教授,他已经45周岁了,也就是说,那次答辩是唯一一次机会了。

轮到他答辩时,他的第一句话就是说明自己是最后一次机会。顿时,似乎评审会的会场的气氛变得轻松起来。这一句话,其实,很大程度激起评委们的“同情心”。当然,林教授的答辩没有辜负大家的期望,并出色回答评委们的提问,通过答辩,获得1995年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

 

答辩会是多数非同行,少数小同行的场合,答辩必须让多数人能够了解您的研究领域,作一些科普介绍时必要的。然而。15-20分钟的时间必须合理安排,不讲点科普的,多数评委无法了解您的工作。但是,只作科普介绍,评委无法了解您的成果和水平,那就无法准确给您定位。因此,必须适当安排“夸自己”的 内容。

答辩会必须“夸自己”

很多人在公开场合,不喜欢自我标榜,怕被人误解。但是,在杰青答辩会上,不把自己的成绩、水平讲清楚,就等于白来了一趟。

在我记忆中,真有三位犯了类似这样的错误。

一位来自加拿大参加杰青答辩,答辩者很详细介绍了自己从事领域的情况,但惟独没有介绍的是自己的工作。当评委提问时,根本不可能在短短的几分钟能展示自己的全部成果。最后出局。

一位来自美国参加“海外青年合作基金”的答辩,也是作了详细的科普介绍,也没谈自己的研究成果。当评委提问时,他的回答是“不了解要答辩什么”,结果也是出局。

还有一位来自澳大利亚的教授心态特别好,但犯的是同样的错误,他的回答让人对他有很深的记忆:“我是让大家认识我的。”第二年,他又参与海外青年合作基金,了解了应该说什么,按他的水平,无疑获得资助。

 

夸自己必须恰到好处,但夸得不能过分,稍有过后果难测

有一位答辩者在介绍自己与国外导师合作发表一篇影响力极高的综述文章时,评委问及他与导师对论文的贡献大小,这是一个比较难以回答的问题。然而,他提供了一份国外导师的确认信,信上的内容指出:该论文是两位作者共同完成的,署名顺序是按字母的顺序排列。

后来一次答辩会上,另一位同样遇到类似问题,自己和导师两人合作发表了一篇综述文章。同样的问题出现在答辩会上,但这位为了“夸自己”,“强调”主要工作是自己完成的,评委觉得不客观,一致持否定态度。最终,未获资助。

 

杰青答辩不要对评委质疑坚持己见,变成“学术争论”

杰青答辩的目的是展示自己,而不是解决是非问题。当评委有质疑时,应该尽可能把问题化解,避免非同行产生误解。

1997年的答辩会上,介万奇老师研究工作同样应该很出色,口才也不错,但是他差仅一位没能获准。

原因是介万奇老师提出他成功研究了某种材料的单晶,并已经实用。然而,几位涉及材料领域的老评委都认为那种体系已经过时,但是介老师坚持己见。结果他被排名在N+1位,没获资助。

其实,回答评委的问题并不是学术争论会,如果能用一种缓和的方法回答评委们提出的问题,把这个“矛盾”化解到最小的影响程度,恐怕当年就获得资助了。譬如说,得到资助后,再认真调研一下,使其他评委感觉只是调研不够的问题,而不是水平问题。第二年的答辩会上没有出现类似问题,介老师顺利通过。

无独有偶,记不清那年了,发生类似的“争议”,答辩者比介老师还坚持己见,弄得会场有点紧张。答辩完答辩者还感到很冤枉,在会议室外沉默了半天。当年是否通过已记不清了。

 

答辩会上的综合因素

2001年开始材料三个学科一起答辩,相对而言,同行多了点,非同行变成相对少数。这种情况下,口才依然有其重要性,但学科的平衡显得更为明显(说得难听点,就是学科保护主义多了点)。

2002年答辩会上有三位答辩者属于第一单位,从学科上讲属于两个学科,从学术水准说难分伯仲。

评委讨论时,来自武大的一位非白老师学科领域的评委的表态,起了重要的作用。她称白老师的答辩“很有风度”的一种非学术性的评价,肯定影响了其他非同行的取向。而同属该学科的韩老师的演讲能力略逊一筹,还有一位陈老师属于另一个学科。最后,韩老师落榜。

其实,韩老师的水平是应该肯定的。2003年他如愿获得杰青资助,2005年与美国的一位青年学者联合获得海外青年合作基金,2007年又获得创新群体的资助。

 

夸夸杰青胡海岩

在夸胡海岩前,先要介绍一下南航前校长朱剑英校长。他多年任基金委工材学部评委和评审组组长,给大家的感觉他是一位处事客观认真负责的长者。

1996年胡海岩申请杰青,他的情况与99年杨锐有点类似。因为他不是属于我所在的学科,不知为什么被排在学科被推荐答辩的最后一位,也许申请书没写好的原因,或许“缺少外场”。但他的答辩令人刮目相看,不仅口才好,而且最令我欣赏的是他的声音跟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播音员一样有穿透力,这无疑也能为他的答辩加分。只是他没有像卢柯那样,在定时钟敲响那一刻,分秒不差正好说完最后一句话。加之学术上并没有出现问题,胡海岩顺利过第一关。当时,学部答辩会为初审,还要在委里召开答辩会差额终审。终审时,发生了我在“院士病”讲的故事(这里不介绍了)。同样,都是1996年的杰青,胡海岩当上了南航校长,07年增补为中科院院士,后又任北理工校长,2010年当选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后来,胡海岩也多年任工材学部的评委,他待人特别平和,虽然我与他没有交往,但一直有很好的印象。

但是,“院士病”中提到的另一位96年的杰青,初审时排在倒数第一,终审由于其导师是评审组组长,一句“场外话”用到了场内,两名要差额下去的名额之一落到了初审排名倒数第三的那位身上了。尽管杰青当上了,院士也当上了,也当上了某校的校长,但最终教育部宣布“免职”。好像是“网大”的网友揭秘了我博文中未指名的“人物”。

我夸胡海岩的目的只是想说明人品也很重要,那些喜欢利用“场外”达到场内目的的人,恐怕应该值得怀疑。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